>

首页 / 新闻 / 公司新闻 / 荧光增白剂的发现及发展历程

荧光增白剂的发现及发展历程

荧光增白剂的发现及发展历程

马栗树皮中含有的无色物质马栗树皮素(学名 6,7-二羟基香豆素)在紫外光下能够发出蓝色的荧光。将未漂白过的亚麻织物在马粟树皮水溶液中浸泡后,织物的白度显著增加,这是发现最早的荧光增白剂。由于马粟树皮素与纤维亲和力很低,性能不好,因而没有使用价值,但不失为一个伟大的发现。
英国的ICI公司制备了首个化学合成物——4,4’-二氨基二苯乙烯一2,2’-二磺酸的二酰基衍生物,用其对纤维素织物及纸张进行处理产生了荧光增白效果,并将它作为荧光增白剂申请了专利。

马栗树皮素

工业上具有实用性的荧光增白剂最早由德国 Bayer 公司上市,它们是由 4,4'-二氨基二茶乙烯-2,2’-二磺酸(DSD 酸)衍生物制造的荧光增白剂 Blankophor B(C.I. 荧光增白剂 32)和 Blankophor R(C.L.荧光增白剂 30),还有磺化的 4,5-二苯基咪唑酮荧光增白剂 Blankophor WT(C.I.荧光增白剂48),从此实现了荧光增白剂的工业化,并作为染料工业的一个分支得以迅猛发展。特别是二苯乙烯类荧光增白剂目前仍占世界各国荧光增白剂产量的 50%以上,可见其在荧光增白剂中的重要地位。
Ciba、Ilford、Geigy、BASF 等公司相继开发了苯并噁唑类、香豆素类、吡唑咻类、萘二甲酰亚胺等不同类别的荧光增白剂。产品结构、品种、产量不断增加,应用领域不断扩大,由天然纤维发展到合成纤维,由纺织品发展到纸张、合成洗涤剂、塑料、涂料、防伪、激光探测等非纺织品领域,如今,荧光增白剂已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密不可分。
到目前为止,世界上荧光增白剂的产品牌号有近2500个,分属15个基本结构类型,在《染料索引》上登录的荧光增白剂品种近400个,世界著名的生产厂家和公司 16 个,遍布世界 13 个国家和地区。

荧光增白剂OB-1

荧光增白剂的产量目前尚无准确的数字报道。据国外专家预测,在今后 3~5年内全球对荧光增白剂的需求量将以每年 7%~8%的速度增长。
最近几年,新结构的荧光增白剂品种上市很少,国外公司都在着力补充自己的品种和提高产品质量,增强市场竞争力。
自我国开始生产荧光增白剂 VBL 以来,荧光增白剂的发展很快,特别是最近几年重是突飞猛进,据不完全统计,我国目前开发、研究和生产的不同结构荧光增白剂有 40 多个,产品的应用范围也由过去单纯用于纺织品,发展到现在的可用于洗涤剂、造纸和塑料等非纺织品领域。具有一定规模的荧光增白剂生产厂家 48个,浙江弘毅化学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,已成为浙江最具规模的荧光增白剂生产企业。